中段构
中段構:劍尖對準對手面部或喉部,此構架包含了功也包含了守當對方做打擊時,你刺到對方的喉部與胸部裁判不予給分。
剑道是籍由有形与无形的剑理,去完善人格(仁、义、礼、智、信)的一种约束性炼习。
剑道要练习的是斩去自我的执着
剑道要练习,爱社会,爱他人和爱自己。
中段構:劍尖對準對手面部或喉部,此構架包含了功也包含了守當對方做打擊時,你刺到對方的喉部與胸部裁判不予給分。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從古代日本劍術中,現代劍道保留了五種「構 」或稱「架勢」,當中以中段為最常用和 最基本的架勢。中段可攻可守,攻而易取,守而難陷。中段的姿勢有以下的優點: 由自然體開始,雙腳齊肩,腳板平行向前,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左腳趾尖與右腳腳 跟在平行的橫線上,略為抬起左腳喂約一寸高,身體重心落兩腳之間的地板上,兩膝微曲 ,腰部至上身挺直,腹部微收,肩膊稍垂,頭部向前,下巴微收。眼睛應視對手身體為一 個整體,全部放於視野裡。持劍方面,左手以尾指及無明指緊握劍柄末端,右手握在劍鍔 下一寸位置上。雙手虎口與劍的中線保持直線,拇指向下。握劍的力量主要放在左手,右 手主要負責控制劍尖的方向,使劍尖對手喉部。一個正確私架勢能令劍仕隨時進攻或退守, 而在五種劍道架勢中,中段的攻防最為全面。
那麼,具體的是以怎麼的心境,或是怎樣的心的狀態才好呢? 實際上,在練習和比賽採中段架式時,諸位是以怎樣的心境來操縱運用自己的心?努力把自己置於怎樣的心的狀態? 尤其,在進步很慢的人之中,許多因為是對有關的這點沒做努力,或者對此事毫不關心。這種人做中段架式聊無氣勢可言,對敵人也欠缺威壓感,當然攻擊時速度也出不來,那麼,想要強起來也是不可能。 因此,藉由這新構想而來的內涵「心的構形」,將使您的中段充滿著速度洋溢晉迫力。 將自己置於百公尺賽跑前的緊張狀態
做中段架式後,將自己置於如同百公尺賽跑選手凝視目標,槍聲一響,坪-地彈飛出去前瞬間,咯撻咯撻的緊張感。全身的肌肉完全像彈簧似的,使所有的神經敏銳起來,專心一志地等待機會的來臨。 和敵人相向對峙後,採中段架式,努力把自己置於這樣的心的狀態,必然的,會產生極盛大的迫力,並且能夠給與對方很大的威壓。由這架式對敵人的面部也好,手部也好,跳進試試,可感覺到擊刺的速度較以前快得多了。
自己身體的中心和對方身體的中心連結起來的一條線,我們假設將這條線稱為生命線。
因為這條生命線僅僅是一絲細線,所以二支竹刀不可能同時置於其上,即一支竹刀在這條線上,另一支竹刀必然地將被擠出去。做中段架式與對方交劍後將自己和對方中心線連結起來的線當作生命線,不管怎樣;總是要使自己的竹刀置在這條生命線上。假使對方的竹刀侵過來,要 用「撥開」「沈替」(潛入對方的竹刀之下)「由上押制」來守住生命線(將自己的竹刀置於生命線)。
與敵方對戰,這生命線為自己所占或為敵方所占,影響至大。當然,占領生命線者絕對有利。
總之,這生命線是自己的生命線,同時也是對方性命悠關的生命線。此理論不論是在一對一之戰的劍道,或是大部隊和大部隊之戰的戰爭,都是同樣的。 例如,兩軍相向排成陣勢(在劍道就是做中段架式),而兩軍之間有座小山丘,如此一來,對兩軍而言,這小山丘無異是生命線,搶先占領它的即是勝方。勝敗取決於此。因為在小山丘上安置大砲或弓箭(假設是戰國時代的戰爭)可以連接不斷地從上往下射之故。 日俄戰爭時,在旅順要塞有座二0三高地的小山丘,由於日軍占領它,那個號稱固若金湯難以攻陷的俄軍要塞,終也很簡單地豎起白旗了。
戰鬥是一對一也好,大部隊對大部隊也好,占時候的戰爭也好,近代的戰爭也好,這生命線的存在價值還是不變的。唯有,在劍道這生命線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因此許多人並不感覺到它是那麼的重要。在劍道這生命線是最為重要的,顧名思義這是一條守護你的生命,將戰鬥做有利運用非常要緊的線。 要知道竹刀的生死
觀看所謂的七段、八段高段者的比賽時,開始的時候雖專心做中段架式,但隨著灌注氣勢後,雙方的竹刀做激烈的碰觸,並且發出卡-卡-的小音響。這是因為互相以自己的竹刀拼命要守住生命線的緣故。從旁邊看,那不算什麼:可是全心窺視後。才曉得激烈的生命線爭奪戰,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開始了。 我們把此戰獲勝的竹刀稱為「活竹刀」,將失敗的竹刀稱為「死竹刀」。以「死竹刀」不論做怎樣的攻擊,也不會打中對方的。擊剌的機會就是直覺感到「自己的竹刀正活著」,果斷地跳進去才有效。假如不是這樣的時候,而不保持間隔一心一意地防守的話,那就危險了。
竹刀的「生死」,因兩者拼命地努力爭奪自己的生命線,故它是瞬息萬變的現在,認為是活的;但再來的瞬間已被對方的竹刀占去地方(竹刀被殺),變成死的。然而,由於生命線是看不到,故不留神時,自己的竹刀是死是活不知道的情形是有的。年輕人之中,有自己的竹刀被殺, 還滿臉不在乎的這種人。仟細觀察時,從頭至尾都是被殺的局面,這種人因以死竹刀來從事比賽,所以幾乎可以說是不拿竹刀赤手空拳來比賽,這當然連一支也打不中的。
本文來自伊保清次著,張樹發譯,《劍道進步講座》,頁10~13。